留言給我們


台塑企業感謝您的瀏覽,如果您對文章有任何問題與意見回饋
麻煩請詳細填寫下列資訊,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
(*為必填欄位)



  • 姓名*:
  • Email*:
  • 聯絡電話:
  • 問題與意見*:
  • 送出留言

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已是近期全球迫在眉睫不得不解決的問題,為減緩氣候變遷的災損,全球都在為響應淨零排放、碳中和而研發減碳關鍵技術,如氫能、碳捕捉、碳封存及碳利用等技術,期能降低碳排放造成的氣候變遷及所衍生的災損問題,而減碳關鍵技術至少要在2035年以後才可能商轉,在此之前,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仍是當下主要減碳措施之一。
本年度適逢嚴重乾旱缺水及新冠肺炎仍舊肆虐,惟本企業各廠仍持續積極推動執行節能減排循經濟工作,為鼓勵麥寮廠區各廠致力於推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自2019年起,每年皆針對前1年表現績優部門進行頒獎表揚,所以本年度趁新冠疫情趨緩之時,於10月26日在麥寮廠區行政大樓國際會議廳及201會議室舉行,由南亞公司吳董事長主持,並邀請到雲林縣張麗善縣長蒞臨共襄盛舉;以下就表揚大會當日的活動內容與大家分享。

一、頒獎表揚績優部門

本次表揚大會在各部門激烈競爭之下,共遴選出24個績優部門受獎,本企業特別邀請雲林縣張麗善縣長頒發節能減碳年度績優廠處第1名、第2名;請南亞公司吳董事長頒發節約用水、用汽、用電及雨水收集年度績優廠處等獎項之獎牌及獎勵金,各公司得獎名單彙總如表1。

二、南亞公司吳董事長致詞

本次表揚大會主席南亞公司吳董事長對於麥寮廠區各廠20多年來持續努力推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作,還能有相當成效表示肯定及欣慰,也恭喜今年度表揚大會24個獲獎部門,期許各廠同仁將外界所給予麥寮廠區用水、用汽、用電之減量壓力,轉化為推動的動力。
董事長強調本企業的減碳成效及因應氣候變遷相關風險的能力,是國際社會各界關切的焦點;本企業有感於企業社會責任,現以碳排放量達最高峰6184萬噸的2007年為基準年,經過歷年推動執行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作後,至2020年已降至5183萬噸,降幅百15.7%,預計2025年、2030年分別較2007年減碳20%、35%,至2050年達碳中和作為願景,期望各績優部門能將好的作法及經驗分享給所有同仁,並進一步激發同仁的改善創意,提出更多的節水、節能改善案,大家一起朝碳中和目標努力。

三、雲林縣張麗善縣長致詞

本次大會貴賓,雲林縣大家長張縣長也在致詞中指出,在全球都在響應淨零排放、碳中和的當下,雲林縣政府需要與台塑六輕共同攜手合作,做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工作,才能共同面對淨零碳排、碳中和的挑戰;張縣長並讚許本企業宣佈至2050年達碳中和願景,能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引領台灣石化業創造更乾淨的環境。另外張縣長也感謝台塑企業幫助雲林縣政府燒垃圾燃料棒,協助焚化麥寮、台西二鄉鎮垃圾,及回收整個雲林縣的廚餘並產製有機肥料免費回供農民使用。

四、安衛環中心報告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執行策略及績效

為讓張縣長及同仁瞭解麥寮廠區2020年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執行績效,與全企業因應氣候變遷執行策略及成效,由安衛環中心進行「台塑企業節能減排暨循環經濟及因應氣候變遷執行情形」報告,簡報重點如下:

(一)推動跨廠、跨公司之原物料、水資源、能源、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工作:

經過歷年的持續改善推動,現以2020年的執行結果與2007年做比較,在原物料方面減量5.9%,在水資源方面減量24.7%,在能源減量方面減量14%,在廢氣方面減量95.8%,在廢水方面減量28.4%,在固態廢棄物方面減量4.7%,麥寮廠區循環經濟整合的執行結果比較如表2所示。

(二)推動消費端廢塑膠循環回收再利用,主要有PET及耐隆六回收案例:

1.南亞寶特瓶回收案例:

將消費者使用後的寶特瓶(PET)回收、再製成原料(聚酯回收粒),最後製成環保衣,不但減少石化原料的使用,降低產品碳足跡,同時解決廢塑膠的環境問題。

2.台化廢漁網回收案例:

廢漁網成分主要為耐隆六,其原料己內醯胺(CPL)主要由石化製程而來,回收CPL可減少石化原料的耗用,降低地球資源浪費,每年可節電496萬度及每年減碳1萬1千8百噸。

(三)推動能源轉型措施,包括再生能源發電及低碳能源轉型:

1.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垃圾衍生燃料(RDF)及太陽光電、風電、水力發電:

(1)垃圾衍生燃料(RDF)發電:

塑化公司公用4廠自2019年起協助雲林縣政府處理生活垃圾,使用生活垃圾製成的RDF,取代部分燃煤,2019年減碳量1205噸,2020年使用更多RDF取代更多燃煤,減碳量2839噸。

(2)太陽光電、風電、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發電:

A.針對再生能源建置設定目標:自2021年起每年增加契約容量的1%,預定至2025年達契約容量的5%。
B.目前再生能源已建置完成29179KW,約佔全企業契約容量的1.25%,規畫中還有80852KW,合計約達全企業契約容量234萬1837KW的4.58%,年減碳量14萬3百零2噸。

2.低碳能源轉型,包括推動跨廠及跨公司製程燃料氣替代燃料、燃煤及燃油鍋爐改燃氣鍋爐:

(1)塑化公司烯烴廠及煉油廠、台化公司麥寮芳香烴廠及龍德PTA廠推動跨廠及跨公司製程燃料氣替代燃料,2020年總計減碳量532588噸。
(2)南亞公司林口廠及樹林廠燃煤鍋爐改燃氣鍋爐之改善,2020年減碳量合計32.4萬噸。
(3)台塑、南亞及台化公司燃油鍋爐改燃氣鍋爐之改善,2020年減碳量合計21.1萬噸。

(四)推動製程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

麥寮廠區將部分製程反應產生之二氧化碳,由直接排放到大氣改為回收再利用,作為化學品生產的原料,如台塑正丁醇廠、南亞異辛醇廠及乙二醇廠,2020年約回收12.56萬噸,如表3所示。

(五)推動製程智能化改善:

主要將AI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改善上,使製程操作最佳化,並擴大減量效益、減少碳排放,已完成71件改善案,年減碳量130067噸,如表4所示;進行中尚有54件改善案,預估年減碳量82098噸,如表5所示。

五、四大公司績優部門分享節能減排暨循環經濟改善推動經驗

為了激發各廠同仁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改善創意,研提更多改善案,安排四大公司節能減碳年度最優部門分別進行「節能減排暨循環經濟作業推動報告」及台醋公司進行「雨水回收推動成效經驗分享報告」,將好的作法及經驗分享給所有同仁,報告亮點摘要如表6:

表揚大會辦理的主要目的在於鼓勵各廠持續致力於推動節能減排循經濟的工作,今年度四大公司獲獎的績優廠處,改善內容包括跨廠的能資源整合、源頭原物料減量、濾液的回收及壓縮機的整合節電,以及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統,已涵蓋整個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精神,應能激發同仁更多的改善創意、研提更多的改善案。現企業正因應國際趨勢及肩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以2050年「碳中和」目標為願景,各生產廠可持續效法獲獎績優部門的改善作法及精神,積極於自身廠內推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工作,朝「碳中和」的願景努力。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