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如何產生的呢?

2021 / 09 / 30

留言給我們


台塑企業感謝您的瀏覽,如果您對文章有任何問題與意見回饋
麻煩請詳細填寫下列資訊,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
(*為必填欄位)



  • 姓名*:
  • Email*:
  • 聯絡電話:
  • 問題與意見*:
  • 送出留言

台灣地處亞熱帶,是尿路結石的好發地區。
尿路結石,指的是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統部位的結石,可能造成排尿不順,腰痠疼痛,甚至血尿。
因夏天氣溫高、流汗多、尿量少,結石發作是冬天的3到5倍,幾乎每三個泌尿科門診病人,就有一人是因尿路結石來求醫的。

原因:

1.體內缺水
飲水量少、會造成大量排汗脫水的狀態、或身處日光強烈的環境等,易使體內處於缺水狀態,造成尿量減少和尿液濃度增加,而增加結石形成的機會。
2.飲食不當
長期大量飲用乳類、吸收過量維他命D、食用過多的肉類、動物內臟、海鮮類食物等,都容易造成結石的形成。
3.遺傳和個人體質
有尿路結石家族史,其罹病機率較一般人高出三倍;也有些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易造成結石的環境、或是經常性的尿滯留,罹患結石的機會也較高。

症狀:

1.疼痛:可因結石部位、大小而定。
2.腎結石:早期不會疼痛,直到阻塞影響泌尿系統之通路時,才導致腎絞痛、悶痛,大都痛在腰後偏一側。
3.輸尿管結石:常出現急性及嚴重的疼痛,會延伸到其他部位,如腰到鼠蹊部、睪丸或陰唇。
4.膀胱結石:很少引起疼痛。
5.排尿痛:結石如果部分阻塞,會突然感覺小便疼痛且有解不出的感覺。
6.血尿:最普通的症狀。疼痛性血尿或顯微性血尿。
7.噁心、嘔吐:因腹部神經通過所引起。
8.繼發性感染:發燒、畏寒等。

預防方法:

1.增加飲水量,一天約喝2000~3000c.c.的水,可降低尿的濃度,防止尿液濃縮,結晶體沉澱。
2.勿憋尿,憋尿會使尿液滯留,使結石無法順利排出,造成阻塞。
3.減少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如內臟、豆類、沙丁魚、魚皮、堅果類、貝殼、海鮮,可減少尿酸結石的發生。
4.適當的運動:能幫助輸尿管的蠕動增加,減少結晶的沉澱。

西醫師說:

台灣大約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是尿路結石的病人,尤其在高溫、炎熱環境中工作者,如廚師、戶外工作的人要特別留意,多喝水可預防;但工作環境不適合大量喝水的也會,如職業駕駛、飛行員、船員、穿無塵衣的高科技業、外科醫師及穿防護衣做第一線防疫工作的醫護人員,也容易有結石情形發生,如有不適應需盡快就醫處理。

中醫師說:

尿路結石在中醫稱為「砂淋」,「石淋」。病因多是長期濕熱,煎熬尿液,結成砂石。治療方藥以清熱利濕為主,現代藥理發現,清熱解毒法有消炎止痛、利尿和促進輸尿管蠕動的功效,可以促進結石的排出。但是這類藥物大多苦寒,過服反而傷身,應該由醫師診斷處方,切勿自己找偏方服用。

健康管理師說:

夏天是好發結石的季節,為冬季3~5倍,喝水是預防結石的萬靈丹,建議每隔1-2小時就喝250c.c.水,一般腎功能正常的人,每日建議平均攝取水量至少2000 c.c.左右(每日喝水量=體重*30~40),在不影響睡眠下可以在睡前喝約200-300 c.c.,避免夜間尿液濃縮;避免憋尿,養成2至3小時解尿一次及保持適度的運動,有利於尿路通暢。

營養師說:

結石的原因多來自於我們日常飲食,所以需要依據結石成分調整飲食內容:
1.草酸鈣結石:減少攝取高草酸含量食物,例如茶、巧克力、菠菜、芥藍、芹菜等,並避免過量補充維生素C(上限為1000 mg/天)。
2.尿酸結石:需採低普林飲食,減少攝取動物內臟、肉汁肉湯、帶殼海鮮類、香菇、黃豆等,並避免飲酒,必要時依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
3.磷酸鈣結石:少吃高磷食物,包含加工食品、酵素、乳酸飲料等。
4.不必限制鈣質:過去多認為鈣是結石的主要成分,所以要控制鈣質攝取,但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攝取足量鈣質可以抑制含鈣結石的產生。而低鈣飲食反而會刺激骨骼釋放出更多的鈣,並促使草酸吸收增加,造成尿液中草酸濃度上升,更容易形成草酸鈣。
5.少吃鹽、避免大魚大肉:減少高鈉食物可以增加鈣質重吸收;而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酸與鈣質排泄,增加結石發生風險。

體適能師說:

久坐、憋尿、少喝水、少運動容易引發尿路結石。平常應多喝水及適度運動。打球、跑步、跳繩等較劇烈的運動,可以透過重力幫助結石向下移動,對於排出結石有幫助。

更多預防醫學相關資訊,請至「台塑生醫i醫健康診所」瀏覽,也可以掃描下方QRcode前往。

 

 

to top